做好“这件事”其他事都不值一提
故事
发表时间:2017/10/12
故事
发表时间:2017/10/12
我曾经很成功,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创办了一家优秀的公司,并且信心十足地认为我们可以将业务拓展到全世界。后来,公司突然全盘陷入困境。尽管我做了所有的牺牲和努力,公司还是一团糟,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。
导师建议我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扭转整个公司的尴尬处境,那就是将他标记出来的14个关键职位指派给真正能胜任的人。于是,我卸任了公司CEO的职位,开始专注于寻找14个关键人这一件事。
这一次,我所在的世界确实快进了。不到三年,公司便实现了持续赢利,而且利润连续10年以40%的速度增长着。
你想过没有,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,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,有些人却失败了?答案就是: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,所有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成功者对目标始终如一的坚守。
世界顶尖的公司通常都以自己的一种产品或一项业务著称,并主要依靠其赢利。桑德斯创办肯德基时,手里只有一份食谱;库尔斯啤酒公司1947~1967年赢利超过了1500个百分点,也只供应一种口味的啤酒;英特尔公司绝大部分的收益来自其处理器的销售;再比如“只做最好的咖啡”的星巴克。
大多数人认为,成大事必须耗时,必经波折,结果他们将计划安排得非常满,日程紧张,成功却越来越远。其实一个人做成的事情不在多,只要把事情做好了,就是成功。
少即是多,这是人人皆知的普世真理,但问题是,我们该怎么做呢?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遭遇种种选择,我们该何去何从?
掣肘你人生的5个谎言
在讨论“只做一件事”如何开启成功的大门之前,我们先谈谈人们对它的误解。这些误解是关于成功的谎言,也是阻止我们抱持此信念的原因。
谎言1:每件事都很重要
年纪越大,问题越复杂,越来越多的事等着我们去解决。事事好像都紧急、都重要,于是我们忙里忙外好不热闹,但成功并不因忙碌而靠近我们。事无巨细地接手一百件事,倒还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。事情总有轻重缓急,多劳未必多得,但盲目忙碌的情景天天都在上演。
理查德·科克在《80/20法则》中总结:“80%的结果得益于20%的付出。”取得卓越成就所需的付出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少。”也就是说,对成功而言,分配也是不公的。有选择地付出,才会获得有效的回报。
谎言2: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
如今同时兼顾几件事的做法很流行,很多人都把“多面手”当作效率高的表现。其实它只是一个“盲目的谎言”,这么做既无效率也无作用。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。
调查研究显示,现代办公室内的员工每11分钟就被打断一次,他们每天有1/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上。同时处理多件事会导致更多的失误、做出更多错误的选择、增加压力。打个比方,一边说话一边走路可以互不影响,而如果你正在峡谷上过吊桥,那你还是不要聊天了。
同时做多件事并是不节省时间,而是浪费时间
谎言3:成功来源于自律
人们普遍相信成功人士是“自律之人”,他们都过着“规律的生活”。这又是一个谎言。实际上,我们不必再给自己增加条条框框了,调整并管理已有的规矩就已经足够了。
当一件事本应完成却没有完成时,我们常会告诉自己,“再坚持一下”。其实,我们需要的不是坚持,而是习惯。自律不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。获得成功只需要你去做对的事,而不是做对每件事。成功的诀窍是选准一个正确的习惯,训练自己,养成这个习惯。
菲尔普斯自14岁到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,他坚持每周训练7天,每年训练365天,每天在水下长达6个小时,从未间断。不夸张地说,菲尔普斯将所有的精力都分配给了每日必须进行的一个习惯——游泳。
当习惯逐渐养成,维持其所需的自律也就越来越少
谎言4:意志力取之不尽
研究证明,意志力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韧性的精神肌肉。你在一件事上用的意志力太多,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,那么表现就不会令人满意。
你可以把意志力想象成手机上的剩余电量的指示条。每天早晨你都是充满电的。随着时间流逝,你也在不断使用你的电力,绿条减少一点儿,你的能量也减少一点儿,最后电力耗光、指示灯变红,你也就泄气了。
我们总以为意志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没有把它当成像食物、睡眠一样的个人资源来规划,如此一来,当我们真正需要它时,它可能已经耗光了。
谎言5:平衡工作与生活
没有什么能达到绝对的平衡,从来都没有。生活中看似处于平衡状态的事物,其实都处在另一种状态——努力平衡中。
人们对平衡的渴望其实不无道理。我们有充足的时间,每一件事都能按时完成,这多么吸引人啊!可是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你无法为任何事情付出多余的时间。若想工作、生活面面俱到,必然每件事都会打折扣,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